什麼是慈悲/包容/奉獻?

Last Updated on 2024-08-14 by 天空為限

其實這類文章,很久以前就想寫了, 不管一個人對自我的靈性有沒有興趣, 我想都是希望身邊不要有太多苦難的事, 很多人站起來,以幫助世界為生活的信念, 這也是很可敬的,但是慈悲跟寬容這種東西, 就跟我們生命中其他的人格特質一樣, 是一種”出發點”,不是拿來表演,也不是拿來說嘴的~

可是世界上多的是只認得這些美好德性的皮相, 卻不去分辨背後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的人, 於是溫言婉語就叫做寬容,而不去管你真的包容了些什麼?

於是有人認為自己擔起身邊人的苦難就叫慈悲, 但是苦難是應該被轉化,而不是應該被吞下去的, 一個沒辦法對自己慈悲的人,我不相信他有對別人慈悲的能力。

我不知道這些人是電視看太多了還是什麼的, 什麼時候開始,讓自己受苦委屈~就等於成全別人了? 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~就等於幫別人減輕負擔? 這兩種完全不相干的事,為什麼要拿來做成一種公式? 如果你的委屈太多、責任負不完, 那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投射出來的,如果你還無怨無悔, 那就是一種自我膨脹感形成的自我放縱。

信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, 聽過、看過一些用溫情感動一顆冰冷的心~這種故事, 例如好老師對頑劣的學生啦!大師感化殺人犯啦!~ 然後起了善念:我也要當個偉大的人,這樣就能幫助大家 好吧!你看出重點在哪裡了嗎? 如果就一個簡單的邏輯來套用~ 一個人應該要先幫助大家,然後才變成偉大的人, 不可能先當個偉人,然後再去幫助大家…. 所以重點其實是在幫助大家,而不在於當哪種人, 你身邊的人也並沒有領你的薪水, 所以沒義務照你幻想中設定的劇本演出~ 如果你的重點擺在”要當這種人”, 就要有當了這種人也不見得可以幫助別人的心理準備!

因為同樣的狀況,每個人需要的幫助根本就不同, 漫畫中的情節還比你的幻想寫實一點, 有些孩子被一個無私、包容的長輩所感動, 也有孩子其實是需要長輩終於開始管教他, 才覺得有被擔心、被人在意的感覺~ 連觀世音菩薩要渡化人,都得用不同的形象化身了, 我們以為自己是誰?只要擺出一種形象跟姿態, 身邊的人就會莫名其妙全部都吃這一套? 事實上你委不委屈、受不受罪,包不包容別人 跟別人能不能得到好處,是沒有絕對關係的, 你寬容、你慈悲、你善良,那是你對自己的要求, 但不能事先去設定別人會有什麼樣的收獲跟感覺, 人都是脆弱的,不要把自己置於那麼有可能挫敗的情形下吧= =”~!

所以為什麼很多女人,會變成一個可憐的人, 那種為了家庭、男人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, 讓她有了一種高尚情操跟無私的滿足感, 實際上她做了什麼?只是放縱他人逃避自己的責任, 拿旁人的不堪來突顯自己的形象, 這種女人越來越多,我一點都不驚訝, 有人會認為:為什麼有這種喜歡自找苦頭吃的人呢? 我的答案一向是:[ 很簡單,這種投資實在是太划算了, 你要革命必須流血抗戰,你要富有必須多年奮鬥, 世界上還有哪一件事,像當個受苦的忠心女人一樣, 你只要專心受剝削就好,其他什麼努力都不用做, 就可以得到一種看來”偉大又無私”的形象這麼好康的?]

這種人做了什麼?但大家卻看到了什麼? 我常常被人說主觀,事實上我完全承認, 因為世界上本來就很難找到真正客觀的人, 而我也本來就並不是什麼德行特別高尚的傢伙; 但是我遇到更多指責我主觀的人, 他們居然認為自己是”客觀”的@@~! 這樣說好了,我主觀在堅持自己的意見, 主觀在不願意讓別人改變我,最多最多~~ 就是頑固得像一頭牛一樣~聽不進別人說的話; 但我還有些基本程度的自知之明, 知道我的意見~只能拿來要求我自己, 從來不會去要求別人一定要跟我看法相同, 更不會拿我自己遵守的原則去告訴別人: [ 你的做法跟我是不同的,所以你錯了,你必須改變。] 我最多不理他,但不認為我有權利叫他改變; 基本上,人是很好認的,最少一個真正客觀的人, 由於他的客觀,他就不會輕易認定別人是主觀的。

所以事情就很有趣了,我這個”主觀的人”, 除了要求自己之外,也常常不喜歡別人, 但從沒有認定別人要”像我一樣才是對的”, 就像我小的時候,說某個東西”很難吃”~ 我爹告訴我:[ 不喜歡吃就不要吃,沒有關係^^~ 但是妳不喜歡,還有別人喜歡,妳只能說”妳不喜歡吃”, 卻不能說它”很難吃”,因為它的口味也適合其他人^^~。] 但是自命為客觀(或寬容、或有包容心….名稱不一)的人, 就會常常來告訴我:[ 妳不能不喜歡吃這種東西。] 為什麼?因為妳膽敢”不喜歡”的話,代表妳任性、 代表妳不願意去接納、代表妳太執著在自我的感受, 這些都是自私的、不善良的、沒有寬容心的; 實際上我已經做到,不喜歡(甚至討厭)但是也不會去否定一樣東西的價值, 我並沒有”阻止別人喜歡吃它”,也並沒有因為自己不吃就倒掉它, 為什麼他們就不能客觀看待/寬容/包容我自己的一些個人意見呢? 主觀的、沒有體諒心的…甚至講難聽一點,控制慾太強的,到底是誰?

如果想做到慈悲,就必須放下自己的個人滿足感, 想幫助別人~效果的重要性絕對大於你自己的個人”形象”, 你必須硬起心腸時,就不要怕別人認為你冷酷, 必須表現得不要太完美~好留給對方進取的空間時, 就不要在意別人批評你不願意替人解除痛苦, 痛苦這種東西不能轉換只能轉化,如果背下了別人的痛苦, 那痛苦就會一直存在,你只能想辦法讓他跟自己都不要痛苦; 講個白話一點的例子,常常聽到人家說愛動物, 但他愛動物的方式是:[ 因為看到牠們痛苦/落難的樣子, 我回家都會哭好久喔!有貓狗餓肚子,我心裡都會好難受喔!] 然後結論是:因為怕難過,所以不聽、不看、不想,更不養。 這種人真是善良到太可愛了^^~脆弱的跟救世主一樣呢!

他認為自己善良就是因為:我都會哭好久喔! 但是大家一定都同意,如果我們是自己有難, 比較需要的會是幫助,而不是人家看到我們就哭好久= =”~ 不但對我們沒有任何益處,而且那樣通常很吵; 也有人為了幫助動物,必須學著把痛苦跟不捨放下, 救助動物時不能有太多的情緒,必須隨時可以當機立斷~ 請問一隻脆弱敏感的小白兔,跟一個不隨便動感情的義工, 哪一個人是”真正的”慈悲/善良/無私/有愛心的? (當然,”慈悲”到自己落魄不堪也硬要散財供養動物, 也是不可取的,幫助有很多可以想的方法,先對自己慈悲比較重要)

所以常看到有人在聊:喜歡/不喜歡什麼樣的人 說的都是:講話直的人、做表面功夫的人….這一類沒什麼決定性的特質, 實際上,直有直得很討厭跟直得很坦白的, 表面功夫有做得很貼心跟做得很惡心的, 如果想要看到真實的東西,就必須繞過表面, 直接去看愛/慈悲/包容這些東西,有沒有根植在他的意識中? 不是滿嘴仁義道德跟愛的教條就夠了, 真正做得到的人,往往沒什麼時間去講了……

天空為限
天空為限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8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