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味性解牌

Last Updated on 2008-12-19 by 天空為限

這幾天我在礁溪老爺,用的方式是每人抽一張牌,
然後直接對照講義,雖然是比較克難了一點啦!
但沒辦法,只是一個小時的迷你課程而已,
而且想當初我一開始學也是這樣翻著書解牌,
果然大家玩起來也有模有樣的~

因為一開始怕太複雜大家無法適應,所以都抽單張牌,
單張牌說來簡單,但一旦問上複雜的問題,只有一張反而難定位,
都要繞上比較大的圈子來解牌,但這樣的過程也更讓大家了解塔羅的神奇。

一開發的前幾天,因為練習用的牌還沒買進來,
我請來賓都上前來用我的牌抽,在我抽牌的習慣中,
一向是請對方用左手抽牌,但有一位先生可能是太過興奮,
一個箭步衝上來,在我來不及阻止之前就用右手抽了一張,
我開玩笑的說:「噢~你這麼急,這樣的行為很像0號愚人牌喔!」
他一把牌打開,果然是愚人牌,我請大家參照講義上愚人牌義,
一看到「天真、沒有邏輯、在正常軌道之外」,再對照他的心急,
不用我解釋,大家都可以很輕易的了解這張牌的意思了XDDDD,
在一片笑聲中,有人也開始在驚呼:「哇!怎麼這麼神。」
加上接下來大家問的問題跟抽到的牌都呼應,讓他們更見識了塔羅的精確,
這種占卜法不是像一般懷疑論者說的:察言觀色、套對方的話、或是講一些套在誰身上都不會錯的說法,
這是非常吻合當下狀況的,正確、明白,沒有什麼其他可能性或灰色地帶的。
第二天有一位小姐做了相同的,她洗牌方式漏掉幾個步驟,
抽牌時也沒有想自己的問題,抽出來才說她不知道要問什麼,
我想到昨天的狀況,笑著說愚人又來了,翻開來果然又是一張愚人牌XD

因為這個活動,接觸的都是對塔羅牌完全沒有概念的新人,
卻無意中讓我更徹底的做到了~我當初想走上專職的目的,
在我們從小到大的生活中,因為被既有的信念束縛~對世界的看法很僵硬,
一旦有了神秘學的體驗,就會驚喜於原來世界有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,
與其說我想教會學生塔羅牌,不如說我著迷於這種可以幫許多人打開一扇神秘學大門的任務,
只要一想到我當初的驚喜跟後來的轉變,我就很高興我擔任的是這樣的角色;
每次我有學生自己出師開始駐店了、或是去幫我代班、或是出功課請他們做,
之後我問的話都是:「好玩嗎?」昨天有個學生跟我說:
「妳怎麼永遠都是問好不好玩?從來沒聽妳問過:成不成功呀?順不順利呀?學生反應如何呀?」
我就說:「如果好玩,他們有興趣,自然會自己求成長,一開始的表現就不用太苛求了,如果不好玩,那其他的就都更不用說了呀!我們的責任是幫他們了解神秘學的好玩跟無限的可能性,他們就自己會探索,重點不在於把一大堆資料灌輸給他們,因為他們自己找到的,會比我們給的還珍貴。」

另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,是一位小姐抽到倒吊人,
問她跟她喜歡的人,未來有沒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;
因為是水元素,倒吊人又是眾所皆知的沒有主導權,
我告訴她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,兩個人的關係都還是無法突破,
後來她加抽一張建議牌,抽到的是風元素的戀人牌,
大家看了牌都猜~是不是要她更接近對方或是想盡辦法造成「他們是一對”的既定印象?」
我說如果前一張牌是土元素,或是象徵他們兩邊不太聯絡、來往的話,
那這張戀人牌的確是要她多接近對方,但上一張已經是水元素了,
代表他們兩人之間的來往已經很頻繁,接觸也夠多了 ( 當事人點頭示意「是這樣沒錯」)
從代表「交流」的水元素退回到只是「交集」的風元素,風元素就等於把兩人的關係拉遠,
加上戀人牌在感情方面,代表的是雙方之間強烈的吸引力 ( 而非關聯性 ),
要有吸引力必須要保持距離,才能激發雙方對彼此的好奇跟探索心,
所以我建議她,之後減少連絡~朋友可以當,但不要太常混在一起,
這樣兩人之間才能生出一些新鮮感,她聽完表示這個做法應該真的有其必要,
因為兩個人的確太熟了,但又不能定下來,再這樣下去的確是沒辦法再進一步~我建議的做法聽來很有道理。

今天有位小姐,問她家人的工作運,抽到「塔」,大家看完講義上的牌義,
都說工作應該會有個大轉彎,要做好心理準備,我也覺得是應該要小心,
趕快做個準備,不然之前累積下來的不滿跟弊病,可能沒辦法好好善了,
甚至會爆出更難收拾的後果,越解越是聯想到「審判」~ 
因為這種狀況,我想給的建議是清算過去的經驗,有一個新開始,
我就說:「照這個狀況,如果抽到的不是塔,審判就會跑出來。」
結果她再抽一張加強解釋的牌,居然就真的抽到了「審判」,
在工作上的解釋已經很清楚了,我想想這兩張牌都是很極端很激烈的牌,
不但激烈,這兩張都代表要革新過去的積習,想來這個人的負面性質很重,
而且同時出現,說不定在暗示些什麼,就問她:
「妳這位家人是不是本來就沒有定性,又偏執脾氣又壞,做事情很一意孤行,誰都勸不了他,永遠都會惹出爛攤子來等人收拾?」
她一迭聲的說沒錯沒錯,這是她的兄弟,做事上就完全是我剛剛講的,
我說這次妳可能幫不了他,「塔」就是要讓他自己去經歷了,
接著叮嚀她:「千萬不要插手,妳這次能保住自己不被拖下水就不錯了,幫不了他的,了解嗎?」
心裡一邊有點發顫,為什麼大多數有兄弟的人家裡,總會出幾個這種「冤親債主」呢?
我真的看到不要看了,上一代的台灣人教育孩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尤其是對兒子的教育= =”~。

這次寫這篇文章,最主要的目的是,沒想到這樣一個趣味活動性質的迷你課程,
都還是可以看到不少有趣的案例,不記下來怕之後忘掉了:p,
就順便用這篇文章,幫我長草的部落格拔拔草吧XD!

天空為限
天空為限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6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