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空為限占星塔羅學院
貓咪的訊息~2
Last Updated on 2024-08-13 by 天空為限
雖然咕姬在牠生病期間,就給過我一些訊息,但人的慣性想法是很難改變的,我實在沒辦法不認為死亡是一件悲慘的事,牠過世後我天天哭,到處打聽有沒有朋友認識好的靈媒,自己也開始注意任何促進通靈能力的法門或課程,整個人沒事不想出門,覺得生命所有的意義都失去了,除了咕姬以外,我奶奶、爸爸、媽媽,年紀都比我大,遲早有一天會比我先走,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等待面臨摯愛一一離開的話,我們到底活了這一遭要做什麼?我可不可以直接跟著回靈界去就算了?如果我對靈界的認知不是一場誤會的話。
這些時候也感謝很多朋友,不只神秘學界的友人,連學密宗的OK便利商店店長、學佛的社區警衛,都花了很多上班時間來開導我這些事,也接受過一些治療,吃花精、擦靈性彩油,有時會開朗起來,但效力維持不了太久,我還是一直覺得:活著是件沒意義的事。雖然沒膽子自殺,但常常在想既然沒意義,我從現在開始就把所有的意義抹煞掉算了,去當遊民、去梨山種水果,只要有吃有住就好,再也不要去擁有什麼或是依戀什麼,就當自己本來就不存在這個世間算了;
就這樣掙扎了好一陣子,有天又發生了一個很神奇的狀況,我正在吃晚餐吃到一半,突然覺得周圍的氛圍起了變話,我的頭腦好像被往上拉,突然清明了起來,我瞭解了一些我以前認同,但沒有真正認知到的事,我突然不傷心了,也覺得不需要再找什麼通靈者了;
我感覺到,我自己早就已經通靈了,所有人都是通的,訊息一直都在,差別只在於我們有沒有認出來而已;
這些道理以前我不是不懂,就像我在教塔羅牌時,常常跟學生提起,其實身邊的事物都會反應出我們的狀況,只是我們無法辨認,所以需要借助塔羅牌、卦象等等的工具,真的到了一個程度,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牌面、一個大卦象,觀察週遭就可以觀察自己;徵兆並不是”出現”的,它一直都在那裡,我們所謂的”發生”,是說我們認知到它的那一刻而已;我像是醒過來一樣,一直想:這是我一直在告訴別人的事,我自己怎麼會忘了?我怎麼會忘了?
相同的,靈界的訊息也不是專業通靈人才能夠讓它出現,訊息一直都在,只是不夠戲劇性時我認不出來,所以不當一回事;我一直認為通靈就是要怎樣怎樣才算數,可是我又不是專業通靈人,這也不是我的天命,我幹嘛非要那麼厲害不可?我腦子裡塞了太多限制性的想法,凡是跟我的想法不同的訊息,我就拒絕承認,不是牠沒給我訊息,而是我替自己設了一個框框,眼睛看不到框框以外的事物,再來怪這個世界的貧乏跟自己的能力不足,真的是找錯點了;
這時我感覺到心是平靜的,感受度也是清明的,所以我在心裡跟咕姬說:「請妳再給我一個明確一點的訊息,媽咪現在應該認得出來了。」想完就繼續吃我的晚餐;過了好一會兒,小白來跟我要罐頭吃,我本來想出門買,因為家裡沒有貓罐了;可是出門前,我又在櫃子裡翻找起來,奇怪的是,我心裡很清楚櫃子裡沒有貓罐頭,卻還是不由自主的一直找,邊找還邊覺得自己很無聊,在這邊浪費時間幹嘛?
找著找著,突然從某個塞得很裡面的塑膠袋掉出一本書,一掉,書名就剛好正對著我,上面就寫著:《死亡並非永別~下輩子還要做你的親人》…………..
我一時間腦袋一片空白,因為對這本書沒有印象,所以衝擊力很夠:p,仔細想了一想,才發現這是六月份曬書節時買的書,在賣場翻閱時,覺得翻譯不太好,本來不想買,但折扣實在低,而且這系列的書非常出名,不買可惜,就隨手挑了這一本,不是這系列的第一本,也不是特別好奇,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拿了這一本,之後回家就把它忘了,拿出其他的書,這一本連同原來裝它的袋子就塞進櫃子裡,然後再也沒想起了……..沒想到它再次出場,竟是在這樣的情境下XD;
如果不是一連串的”無意”,這本書就不會以這種方式出現,也不會衝擊到我,如果在之前,我會覺得證據力不夠,這樣哪算什麼訊息?可是現在我知道,訊息沒有什麼特定的標準形式,我能接收到,就夠了;畢竟我不是要拍神怪電影,為什麼訊息一定要以戲劇性的方式出現呢?
很難形容那一刻的感受,有一種感動、激動,但心上又是平靜篤定的,好像整個心變成了壓力鍋一樣,我覺得這輩子,很少有比現在頭腦還清楚的時候了,而且我也知道咕姬隨時跟我是有聯繫的,雖然我也很清楚牠現在不在我的身邊…………..
當然人的狀況是會有起伏的,過了幾天我又被自己的妄念困住,開始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,到了我太過份時,也許牠覺得不能不處理了,就會有一些小小的跡象,正在開著的燈熄了~另一盞沒開的燈卻亮了(我一看才想起,很多通靈書上說,電話、電子產品跟電燈,是傳導能量體訊息最好的方式);不然就是我出門去諮商,算完後客人說:「咦?不知道為什麼,我總覺得有隻貓在這裡@@~。」………….等等等等。
我還是希望我能快點開智慧,這樣就不用勞動牠了Orz,畢竟對死別的看不開,是我從小到大最重的功課,真的很希望能夠早早突破,最新收到的訊息是:我三十六歲那年,就會什麼都知道了。希望如此,這是我第一次這麼期待自己趕快變老X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