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空為限占星塔羅學院
血緣之間的心結(兼論小阿爾克那四張2號牌)
Last Updated on 2014-01-19 by 天空為限
這是網路上看到的文章,看了雖然覺得他很可憐,卻沒辦法同情他,因為是他自己選擇不反抗,就沒有立場怪別人傷害他。
我這輩子從來就沒辦法同情軟弱的人。
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21291/
就我看過的例子,家人之間因為關係太近,互相傷害的可能性也就更大,所以幾乎大部份的人都跟父母所代表的威權抗爭過 (我認為這不是在對抗父母本身),但是在拿捏分寸時,又跟每個人的心態、成熟度有很大的關係。
我以前一個男友跟爸爸也是心結很深,他離家後很少跟家裡聯絡,有一次他跟我說:「我弟說我爸最近生病,我好想打電話去問他好不好。」我說:「那就打啊!」他說:「但我還是沒辦法原諒他。」我說:「你打電話確定他好不好,是為人子應盡的責任,跟你原不原諒他無關,那是另一筆要算的帳,而你問候他會讓你心裡好過,受益的人是你不是他。」
我對我媽也是這樣,她不是不疼小孩,只是過度沒有安全感,也很愛情緒勒索 (但這是我覺得她那個年代當母親的人的通病),但她如果要買東西要去好餐廳或跟我要錢,我都說好,不會問她用途也不會口氣不好,因為那是她生我養我我應該給的;但她如果想干涉我,我是一句都不會聽的,甚至罵她我也不會有罪惡感,因為這是我的人生,保護自己的人生不受干涉是我的權力,不會因為對方是我媽媽就有所差異。(我這個部份的做法,比較接近錢幣二,下文會討論到)
早年我也會劃分不清楚很痛苦很為難,到底是要聽媽媽的話讓她高興,還是要過自己想要的人生?但人要自救就不能逃避,要不斷找出最難安頓自己心情的方式,盲目的聽父母的話也是一種逃避對自己的責任,一生不快樂只要怪罪父母就好了,自己都不用負責。我認為這是懦弱的。後來我決定,反正媽媽給我的建議如果是錯的,她也不會幫我負責,我的日子她也不能幫我過,而且因為她是我媽,到時我也不能怪她;那我就不要聽她的,自己負全責,以後失敗可以責怪自己,至少比責怪媽媽容易。開題那篇連結文章中的事主都四十幾歲了~~連這種事都劃分不開,難怪要弄得這麼痛苦。
反抗父母或是切割情人,甚至在教訓孩子時,人都會有罪惡感,就是這個罪惡感讓你什麼都做不好 (所以禪卡的雲之八「罪惡感」,對應一般塔羅牌中讓人動彈不得的「寶劍八」,真是非常貼切)
我問一個媳婦:「妳說妳婆婆不讓妳回娘家,那妳為什麼要聽她的?」媳婦:「因為不聽她的話人家會說我不孝。」我說:「那現在沒人說妳不孝啦!妳要的結果已經得到了,妳應該要滿意,有什麼好不高興的?」媳婦:「可是我想回娘家。」我:「但是從妳的選擇看來,妳覺得不要被指責不孝,比妳回娘家重要。妳選擇的當下,就應該知道這個結果。」
兩個選擇都會有好有壞,我就還是會選擇一邊,不選另一邊會造成的後果,我就必須自己承擔。有幾次我親戚跟我談我們母女之間的事,我說:「不要勸我,頂多你們就說我不孝好了,盡量說啊!反正我做了99個退讓,只要一件事不合她的意就會被說不孝,那我不如一百件事都不要合她的意,一樣也是被你們說不孝,兩者是沒有差別的,所以我一步都不會讓,不要再跟我囉嗦了。」
(這個部份的做法,比較接近權杖二)
而有個案卻跟我說:「如果我不聽我爸媽的,人家會說我不孝。」我說:「妳如果放任自己的人生被毀掉,那才真的叫不孝。」
兩者的差異,在於我不想真的不孝,而他們只是不想被人說不孝。
我既然選擇照我的意思做,那就不要再為了別人說我不孝而痛苦,因為這是我選的,既然要選就要承擔。
而且我們孝或不孝,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,有人完全聽父母的話,最後再來把自己的不快樂跟失敗推到父母身上,這叫孝順嗎?這只是懦弱而已。父母不是完人,不可能全聽他們的話,他們就要保證你成功快樂,會有這種責怪的人才是最孩子氣的,你都不能替自己爭取權益了,父母能替妳負責什麼?
人會痛苦,是因為該孝順的地方不孝順,該反抗的事又不反抗,到最後孩子的本份也沒盡,自己也活的不快樂,兩件事都沒做好,這才是痛苦的癥結點。這種兩件事都做不好,就像寶劍二一樣,很多孩子沒有膽子活出自己的人生,就怪:「為什麼我的父母要那麼控制我,害我沒辦法獨立?」跌跌撞撞了,就怪:「為什麼我的父母都不像別人的父母一樣保護我,讓我孤苦無依?」
父母本來就不是完人,他們是我們的考驗跟修行之一,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迴蟲,他們做錯了時你不肯說也不願意反抗,只為了讓別人覺得你很乖,那現在又有什麼好說嘴的?我覺得這是「寶劍二」的性質,跟「權杖二」一樣是面臨兩邊的選擇,寶劍二就優柔寡斷怕東怕西,到最後還是懦弱的維持現狀,然後自己人生無法突破再來怪別人,這就是我不同情上面連結文章的主角、不同情在愛情中受苦的女人、不同情陷在環境中的上班族的原因。(但是被實質上的困境,例如年紀過於幼小無行為能力、受到人身安全或被用家人安全恐嚇的威脅~~之類的人不在此限,這些人我知道不是不反抗,是別無選擇,我認為這不是他們的錯)
要解決寶劍二的困境,有時真的要用權杖二的手法來處理,雖然偏激了一點兒,但沒有犧牲就沒有收獲,你想一輩子當好人,就得承擔失去自主性的後果。
我會盡量做到「錢幣二」,就是兩方都取得一個平衡,很多人問我:「妳人好起來的時候很好,兇起來的時候真的很恐怖,而且很硬,說怎樣就一定要怎樣,我覺得妳很奇怪。」我說:「我覺得其他人比較奇怪,平常脾氣溫和的人,遇到欺負他的人也還是一副溫和樣,然後再來哀怨說別人都要欺負他;平常暴怒的人,遇到對他客客氣氣的人也一樣要亂發脾氣。你不覺得這樣才是腦袋有問題嗎?我當然是對我好的人我就好得要命,惹到我的人我就給他難看啊!有什麼奇怪的?」每個人都想要維持自己某種形象,所以以好人自居的人不敢發脾氣,自以為帥氣有個性的人就不給別人台階下,這都才是一種不正常吧?因為不反抗的好人不喜歡破壞形象,但一樣會背地裡抱怨,愛抓狂的有個性人事會為一點小事劍拔弩張,把自己的後路斷光。真正什麼狀況下表現出什麼性格,我覺得是錢幣二的表現,權衡雙方,交互運用,我不覺得我是完美的錢幣二,可能比較偏向權杖二容易發脾氣,動不動就一翻兩瞪眼的脾性,但我努力維持的錢幣二的準則,讓我在我該兇人時,不會產生莫名其妙的罪惡感,導致無法堅持到最後;也不會在我該退讓時覺得自己受到委屈,都說不計較了又在那邊巴巴希望別人對自己講句好話。
我很討厭自己愛做又不甘願的人,寶劍二的個性就是想要兩面討好,但往往落到什麼都做不好的下場。
沒有別人有義務要讓你幸福快樂,就算他是你的親人,也是別人。所以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爭取,不要畏畏縮縮彆彆扭扭,該講的話不講,只會自己在家裡咬著棉被啜泣,在心裡演小劇場,然後再來怪別人不了解你,奇怪了?人家是有什麼義務要了解你?你又了解他們每個人嗎?
如果你希望被了解,那你就應該1.表達自己 2.教育他們如何了解你
說真的,如果要聽父母的要求,你一輩子都不會讓他們滿意,因為用的是他們的標準,我們不可能比他們做的好。還不如好好做自己,用自己的標準,如果我們活得好好的,久了父母也不會再堅持,我們過得好,難道父母會不高興嗎?如果父母覺得聽他們的話比你過得好還重要,我會覺得那我更沒有心理負擔,反抗得更心安理得,要自私大家一起自私好了,既然你們只想到自己,我也不用覺得愧疚,剛好。(還好我娘是久了就算了隨便我的那種人,表示她沒那麼自私,願意調整自己的價值觀,承認我這個女兒不聽她的也是對的)
有人問我:「難道妳一點都不在乎妳媽媽嗎?可以堅持到這種程度都不怕破壞母女關係?」我說:「其實我反而覺得我這樣做,是因為對我媽媽有信心耶!我不相信她會真的不顧我的意願跟我對戰到底,我也不相信她真的一輩子都會陷在這種程度,我覺得她會改變自己長大一點,她也真的這樣做了。」
而那些不敢反抗父母的人,我覺得是他們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父母,就像我們知道不要跟肖ㄟ講道理,要讓著他們才有活路,這些人不反抗,也等於把父母當肖ㄟ看,覺得他們是不會改變的,只好改變自己,所以這種順從的本質是否定而不是肯定父母。
另外一種人面對親子關係時是聖杯二的作法,這也是常見的狀況,就是不得已時反抗一下,可以委屈自己時就委屈自己,兩邊都不要太誇張,被限制但不是被管得死死的,有一點自己的空間,但也無法全面自由;這種方式我不喜歡,但可以說是最安全、最不用面對自己也可以勉強自我安慰,自以為找到一個平衡點的方式,雖然不理想,但反正下輩子可以再重複一次同樣的功課嘛!這輩子安安全全不要出大事就好囉!基本上只要別牽扯到下一代受苦,我是沒什麼意見的。
我在私人fb版面討論這個問題時,喜樂爺說了一段海寧格(家族系統排列祖師爺)的話:「海爺爺說:『成熟就是你願意走向自己,並承擔起背叛父母的感覺。』
很多人不是懦弱,而是分不清界線,同時不知道如何成熟。
很深的愛會讓我們不敢承擔背叛(不孝)感覺,尤其是不知道海爺爺說的話前,更難。」
完全符合我的想法,除了他們不是懦弱那一句之外,因為我覺得那就是一種懦弱啊!不過我也不見得一定是對的,只能說就我現在看起來,我「現在」覺得他們是懦弱的。但本意相去不遠,難怪我這麼熱愛海寧格><~他不會試圖去美化或去簡單化這些事實,不會說:「你只要送出愛跟光就好了。」不會說「你只要多關心父母就夠了。」這些廢話真是聽得有夠煩。我個人認為,真正的和解只有在承認事實、面對現實狀況,並且把該算的帳都算完之後,才有可能產生和解。海爺爺的話也送給有類似煩惱,不管是在家庭還是愛情關係中,有類似內心拉扯的人作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