範例1.時機往往比內容重要

Last Updated on 2018-06-17 by 天空為限

吵架的決勝點並不完全取決於吵架內容,有時是吵架的時機點
 
有一個朋友半夜敲我。她說剛剛跟某位陌生的網友吵了一架,但雖然沒有輸,卻也沒有贏的感覺。
 
我問是怎麼回事?她說:「我有一個粉絲團,放我的占卜心得,這陣子出現了一個人,說是同行,用很鼓勵的口吻說我做得不錯,要我加油!」
那有什麼問題嗎?
 
她:「有!因為她也不是入行比我早,也不是經歷比我多,看起來也沒有比我強,為什麼用一副前輩在勉勵後輩的語氣說話?」
 
嗯~這就是所謂的在交談中被吃豆腐,雖然被當成矮了一截,但實際上對方很有禮貌,你抓不到他什麼毛病的,只能……………….
 
「剛剛她又第二次傳私訊來鼓勵我,我就翻臉了!」
 
這時我一驚,因為如果只是這種程度的話,用「翻臉」來處理,其實是站不住腳的,這場架就難吵了,更有違我的原則:吵架最好在一分鐘之內吵完。
 
接著她把兩人的對話截圖下來給我看,果不其然,就是我朋友在指控對方講話的語氣跟心態有問題,而對方堅持只是溝通上的誤會。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各說各話,這樣吵得出結果來才有鬼。
 
我從來不為了「感覺」跟人吵架,因為感覺就只是感覺,毫無證據,雙方只能對自己的感覺作論述,也完全沒有重點可言。
 
我常說:「不要吵那種,只要對方不承認,你就拿他沒辦法的架。」
 
我跟她說:「這件事的重點,不在吵架中妳講了什麼,而是妳選錯時機點,就算不輸,妳也沒辦法贏,因為妳吵的不爽的,是她給妳的「感覺」,這種架吵起來,只有『妳就是這樣想的!』『我不是!』『騙人,妳一定是!』『我就說我不是!』這種無聊的內容,這只是在發洩而已,並不是一個有意義的吵架。」
 
而且這種吵架的後果,有時只會讓自己更生氣,達不到發洩的效果。
 
朋友:「那我要怎麼辦?」
 
我:「如果她像是妳講的,是要藉著以上對下鼓勵妳的姿態,來貶低妳的身份,那她遲早藏不住,只要妳不表現得矮她一截,她就會想更多辦法要來把妳壓下去,在她越來越誇張後,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,妳再抓住猛打就好了。在她並沒有冒犯妳的狀況下,妳去跟她爭她的心態要幹嘛?照道理來說,她在想什麼她本身一定比妳了解,妳去跟她爭她真正背後的想法,妳沒有勝算啊!」
 
她這時想起了,我也有很多次是一時按捺住,等到對方露出無法狡賴的弱點時,再跟對方攤牌。有了證據或對方露出弱點後,這場架就好吵多了。
 
她懊惱的說:「我太急了,反而立場站不穩。」
 
其實等待時機點的另一個好處,也是留給自己思考的空間,因為我們都難免有誤解別人的時候,時間一拉長,有時是我們自己會清醒過來,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,有時會發現是自己過度解讀,當然如果狀況相反,對方真的有惡意的話,隨著時間過去,對方的惡意會越來越明顯,你也就更不用手下留情。
 
凡事多給自己一點時間觀察,就等於多給自己一點空間,不用去打一場沒必要的仗。劍一出鞘,就一定要見血,話一出口,就一定要贏。
 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
我雖然在別人眼中算是好鬥的人,但實際上要我跟人吵架或爭辯,我都一定要有非常好的理由,跟立於不敗之地的條件,不然我是不蹚這個渾水的。
 
以上的「挑選時機點」,是我爸爸教我的,他是一個和善風趣溫暖的人,但他也是個雙子座的人,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很工於心計(笑)。
 
當年我畢業,離開嘉義老家北上工作,等於還是個菜鳥,而且是個衝動的菜鳥,像我這樣的年輕人,最容易被欺負,但也最容易給別人帶來麻煩。
 
那時太年輕,動不動就忿忿不平,其實很多事,年紀比較大以後回想起來,其實問題都出在我自己身上,就算問題不是出在我的身上,其實也沒有什麼必要生氣或翻臉,現在想一想,很多事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。
 
有一次,忘記具體是什麼事件,我覺得老鳥在針對我、要整我 (其實依我當時的個性,人家如果要針對我,那也是合情合理的,因為我這個菜鳥實在太麻煩了),我就倍感委屈,打電話回嘉義跟爸爸告狀,東扯西扯嘮叨了一堆,最後的結論是:「我一定要找機會修理她!」
 
如果是一般的長輩,會怎麼回答這句話呢?
 
第一種是指責你的衝動,要你忍耐、寬容,以和為貴,並且再加上一大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大道理。但這種話通常會引起我更多的怒氣,覺得我為什麼就得要任由別人踐踏!?
 
第二種是跟著你擔憂、不平,甚至心疼,但又幫不上什麼實際的,只能不停的訴說他是多麼的擔心。但是這種長輩雖然會給你一種同仇敵慨的滿足感,實際上在現實的層面,他仍然是幫不上什麼忙的,說不定你要要承擔他多餘的情緒。
 
但是我的爸爸或許是大陣仗見多了,或許我這個麻煩的女兒把他磨練得等級更高了,他仍然不改平日溫和悠哉的口吻,說:「好啊!要整她當然是可以,但她現在在職位上來說,是妳的上層吧?」我說:「對。」
 
爸爸想一下又說:「妳說她是妳們公司挖角過來的,所以她現在應該很受信任囉?」我聽了有點不安起來,但仍然承認:「是啊!」
 
爸爸沉吟一會兒,說:「那妳要跟她翻臉或者修理她都可以,但不能是現在。」我大表不滿:「那要等多久?等到我七老八十嗎?」我爸爸:「不用,等到她在工作上出錯的那個時候。」
 
我這下就好奇了,爸爸繼續解釋:「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的,她現在是跟你們公司的蜜月期,是最得忍耐她的時候,很多事情即使是妳對她錯,為了整體考量,還是會把錯讓妳來承擔,沒有人會在乎一個新進人員的公道;但她總要開始主導一些案子,每個案子都不同,就算她做成功的案子,有時過程也會險象環生,那是旁觀者最容易對她失去信心的時候,也是妳可以下手的時候。」
 
這下我可感興趣了:「所以呢?」爸爸:「所以妳現在不要出手,因為現在是她正在得勢的時候,妳打她一百拳,她也不見得會倒下來,但是妳慢慢等,等到她正在受考驗,或甚至不順遂的時候,那時再出拳,妳只要一拳,就可以打倒她,不用浪費那麼多力氣。」我想想非常有道理,我只是一個菜鳥新人而已,講的話的確沒什麼份量,但等到她受懷疑的時候,人性非常嗜血,到那時大家都急著找她的弱點,不用說我講出什麼事實來,即使我是捏造一些對她不利的說法,那個時候都一定有人會買單,因為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質疑她,好發洩焦慮的心情,並不見得在乎事實是什麼。
 
後來呢?其實生氣都是一時的而已,很容易就不了了之了,這個時候要你為了這麼一點點小事去復仇,恐怕你都還嫌麻煩。
 
後來我跟爸爸聊起這件事,他說:「我當時只聽妳的片面之詞無法判斷,妳是不是真的被欺負,因為我也想不出有什麼樣的人敢欺負妳。 」(喂…………….)「但又不能不站在妳這一邊;所以我只能先想辦法讓妳不要衝動,觀察一陣子,只有時間可以確定,這個人這件事值不值得妳去報復?如果不值得,妳自然也就會忘記了,如果這個對手真的很惡劣,在這段過程中,她還會更進一步的惹妳,到時我再替你想辦法。不過…………..」他笑一笑繼續說:「妳好像沒多久就忘了這件事,可見只是妳一時的情緒衝動,那時如果真的跟她翻桌,就有得妳苦頭吃了。」
 
而老爸又說,依我的個性,實話實說來勸我,我一定不會接受,甚至還會更急著跟對方算帳;所以他只好告訴我以上那段話,讓我可以心平氣和的按兵不動,也才更能看清楚真相。
 
原來這是緩兵之計,讓時間去證明一件事需不需要繼續爭執,不重要的事自然就忘了,重要的事則會更重要。
 
還是老爸厲害。(笑)
 
 
 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
講到「等待時機」這件事,雖然它不是一種吵架…..喔不對,是溝通技巧,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有時候沉住氣等待,可以等到他自己露出馬腳,或者等到他自亂陣腳。有的時候,是要等到他的弱點曝露出來。
 
我對宗教本身沒有偏見,但對信教的人我很有意見。每個宗教的源頭都是好的,但宗教會因為流傳的過程,帶有某些特定的特質,也帶入了特定的偏見,所以難免也要跟他們吵上一吵,事實上機會還滿多的。
 
很久以前我加入過一個以女子話題為主體的討論網站,限定女性而且要傳身份證去,還要繳年費才可以加入,但我就是喜歡這種地方,裡面的會員素質,也感覺高出外面隨便一個論壇許多。
 
其中有一個討論區塊,就是專門聊日常雜事的,是我最愛逗留的地方,有天出現了一個基督教的狂熱擁護者,連續開了好幾個主題,試圖把她偏狹的宗教觀灌輸給大家。
 
其中一個主題,是她用非常強硬的態度,說《聖經》才是世界上唯一值得讀的書,其他書都是渣滓、都是垃圾!
 
剛看到她這樣講時,我沒什麼反應,因為也不需要有反應,她這就像一隻亂吠的狗,還沒講出什麼條理來,我也就還沒有必要去反駁她。
 
好處是,我們現在是在網路上,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,她可能平時都很正常,久久發作一次,那麼妳要等到她越來越瘋狂,瘋狂到妳可以發難,理直氣壯的把她永久踢出妳的生活圈之時,可能要等上很久。
 
而這裡是網路,就算我覺得還不用理她,還是會有眾多網友去討伐她。
 
有人問她:「難道妳覺得《道德經》、《論語》全部都是廢物嗎?」
這個發問聽起來擲地有聲,但我相信這只會讓她更亢奮,因為在這種人的心中,只有去侮辱別人視為珍寶的事物,才能凸顯她們上帝的偉大,所以她巴不得有這種問題出現。
「是的!都是廢物!」她堅定的回答。
 
大家一陣嘩然,盛怒之下,還是只說得出:「我真是不敢相信!」或「妳這人也太自以為是了吧?」這樣的話來,雖然有道理但卻沒有意義,我說過,吵架之時不要講「感覺」,感覺是最沒有定論也沒有說服力的一件事。
 
所以我有好一陣子就處在一種看熱鬧的心態中,等著她會不會講出什麼自婊的話來,就像我爸爸說的,「落井下石」永遠比硬碰硬輕鬆多了。
 
吵著吵著,她說出一句關鍵語句:「基督教是世界上唯一有價值的宗教,我敢用我的性命保證,《聖經》是唯一值得讀的一本書。」
 
喔?我看到弱點了。
 
我開始打字:「請問妳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嗎?是特別有錢有權,還是特別美麗特別有才華?(我有自信,宗教狂熱者通常沒什麼自我價值感,才會需要攀附這些外在的東西,進而想要貶低其他的一切事物,所以她不可能是一個很特別的人)」
 
她沒有回答,只說她最值得驕傲的是就是身為上帝的僕人什麼的…….我說:「在這裡沒有人吃妳這一套,如果妳的日子沒有過得比我們大家都好,妳又憑什麼說妳的宗教是最好的?證據在哪裡?」
 
她還是重複她那些老掉牙的話,我說:「所以既然妳誰都不是,妳竟然敢拿妳自己的性命替上帝跟基督教作保,請問妳的命有那麼值錢嗎?還是上帝跟基督教有那麼廉價,就憑妳這個小人物就可以擔保祂們的存在?」
 
我不是在羞辱她,只是講事實。我雖然不是基督教,但小時候也是念天主教小學,整天都要念聖經的,國中有去加入基督教會的團契,多少還懂一點他們的基本概念:上帝是至高無上的,我們人類只有讚美祂信奉祂的份。(雖然我覺得一個人如果要人家永不停歇的讚美他,那一定是自信低落兼心理變態,但基督教徒很明顯的並不這樣想,才會把這種病態的特質拿來形容上帝) (聳肩)
 
她馬上開始語無倫次,大家群起圍攻之時,她甚至打起了英文,說她從小以英文為母語,一緊張就只會講英文,不過就連我都看得懂的英文,我相信不會是什麼母語為英文說出來的程度。
 
到這時我應該收手了,但我對宗教還有很多話要說,雖然我沒有正式受洗,但還是很愛耶穌的,看到她把上帝的存在扭曲成這樣,令我不得不憤怒 (老實說,大部份的基督教徒都是她這種會扭曲教義跟聖經類型的,只有少部份不是)。
 
她這時為了強調基督教的優越性,丟出一句:「妳們知不知道愛因斯坦到了晚年,是瘋狂的信上帝的?」
 
這下連愛因斯坦她都拖下水,我實在忍不住這種憤怒,就說了:「人家信上帝的方式跟妳一定不一樣!妳就是對上帝沒有信心,才需要這樣去踐踏別人!而愛因斯坦不是相信上帝!他是知道上帝的存在!跟妳這種人的心態才不一樣!」
 
每一件事物都有兩面的價值,雖然我非常討厭多數的基督教徒,但我並不否定一個宗教的本質,一個宗教會流傳那麼久一定有原因。而我很清楚,就是對上帝沒有信心,才需要這樣張牙舞爪的,有信心的人並不需要。
 
我講這句話還有一個用意:讓正常思考的教徒出來講話。我相信雖然少,基督教徒中還是有明事理的人,我這句話一定可以讓她們想起,她們自己信教的初衷,跟這個宗教偏執狂是不一樣的。
 
果然這句話一出口,就紛紛有人表示自己也是基督教徒,但是:「我支持天空的說法,請妳不要再抹黑基督教徒的形象了。」「我覺得天空講的話,跟我們基督教徒的理念也並不衝突啊!…………」
 
最後有人講出了我覺得是重點的話,她說:「我贊成天空的說法,家人常常問我為什麼要信上帝?我都說,我不是信上帝,我是認識了上帝…………」這位基督教徒說的話,我就懂,而且很感動。
 
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這是另外一種方法,如果我選擇反駁的方式是攻擊上帝,那就等於讓她跟上帝站在同一邊,這樣我永遠沒有贏的可能,因為人類不會比上帝強;所以,我選擇為上帝叫屈,那麼我就跟上帝站在同一邊。
 
這場仗就是這樣贏的,等待時機,找出最適合砍下這一刀的時間點。
 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
天主教跟基督教其實在本質上非常不同,但都是信上帝的。而我小時候有遇到好修女 (修女是天主教的身份),是她讓我了解,真正的信仰應該是怎麼一回事。
 
小時候有一次我們全班在做禮拜,做完禮拜後修女跟我們講道,她說:「我們真正的使命只有一個,就是去為上帝傳福音。」小朋友中就有人很緊張的舉手,問:「如果我們傳了福音,別人不相信呢?」修女慈愛的說:「我們的任務只是傳福音,只有傳福音,福音傳到了,你的任務就完成了,剩下的,是那個人跟上帝之間的事了。」這是我聽過最美好的傳道話語了。
 
所以我長大之後,聽到很多基督教徒那種偏狹激進的思考模式,非常不能接受,我覺得他們就是不相信上帝,才會不等上帝,急著自己送我們下地獄;他們也不相信上帝會直接跟你有關係,他們覺得要透過他們的教會,你才能接觸上帝,我認為這是一種無比的傲慢。當然我也有很多超棒的基督徒朋友,但我認識他們已久,知道那是他們自己本身的特質,並不是宗教帶給他們的。
 
你問我:「那其他宗教沒有問題嗎?」有的,當然有,只是每個宗教常見的問題不同,就像我認識很多有優越感的佛教徒、很無明癡迷的道教徒,但其中攻擊性跟排他性最強的,就是那些「走偏的」基督教徒,而且佛教徒如果講出什麼自私偏狹的想法,其他佛教徒常常會表示反對,但基督徒的自私,通常從最上層開始就是一個態度了,甚至越偏激的越是教會的主流、或牧師本人,所以偏激的話對他們來說很正常,不偏激的基督教徒通常也只會私下喃喃自語:「我們又沒有這樣,其他人都要誤會我們………..」但你們的教友講出毫無宗教精神的話時,你們卻又一聲不吭,不打算站出來講公道話,那麼別人誤會你們,就不是別人的錯了。
 
這都是我觀察到的現象,如果你們不同意,我也不打算改變我的看法;但只是這是我的基本概念,每當我認識一個人時,我還是會先從他的言行,而非他的宗教去論斷他,所以我承認對整體的基督教徒有偏見,但不會因為你是個基督教徒,就對你有偏見,因為既然人在我面前,我就會去看那個人,而不是他的宗教或任何一個面向。就這樣。
 
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

 
既然提到基督教了,我就再講一個故事。
 
有一天我在台大校門外等公車,遇到兩位貌似女大學生的基督徒,帶著她們的教會小冊子來向我傳教。
 
我雖然不喜歡基督教,但我很喜歡看到年輕人的熱血,就算是為了一些錯誤的原因熱血,但每個人年輕時,一定要熱愛一些什麼東西,一定要全心投入過一些事情,才能變成一個完整的人,所以雖然她們向我推銷的是一個我覺得需要被淘汰掉的宗教,但我也可以明白這只是就我的觀點而言,在她們眼中,基督教代表的意義全然不同,我也無意破壞。
 
兩位女學生很熱情的遞小冊子給我:「小姐,妳有接觸過基督教嗎?」我點點頭,想起我那幾年少年團契的日子,而且其實玩得滿愉快的,團契中的教友還是免不了有優越感,但那無損我跟他們的友誼。
 
她們愉快的說:「那妳現在還有在上教會嗎?」我說沒有,她們馬上換了一副凝重的表情:「為什麼?是受到家人的逼迫嗎?」語氣有點激動。大概是教會灌輸他們基督教多麼多麼受壓迫的歷史跟思想。如果妳想成為特殊人物,妳就不能不受反對跟壓迫,就算是幻想出來的也無所謂。
 
我差點失笑,真想告訴她們這年代對基督徒的反感,大家這樣對待你們,並不叫壓迫,這叫作反擊,因為你們太煩人又侵略性太強了。
 
但我沒說什麼,就像我前面說的,我不喜歡對著別人的熱情潑冷水,我只說:「沒有,是我自己的決定。」
 
她們可能失去攻擊標靶所以有點洩氣,接著又開始遊說我上教會,而且不外乎被赦免的罪跟至高無上的榮耀那一套。
 
我只好告訴她們:「我相信有上帝,但我並不覺得上帝被關在教會裡,我有我認識祂的方法。如果哪一天,上帝覺得我需要透過教會認識祂,祂自己會帶領我的。」這樣我雖然拒絕了,但我拒絕的不是上帝本身,也不算完全否定她們的教會,只是告訴她們,路有很多條而已,上帝是無限的,沒有一定要透過什麼方式認識祂。
 
如果她們能真正明白god is everythings這句話,就應該可以理解我的意思。
 
這是我的真心話,但也是溝通的另一個要訣:記得,用對方使用的語言來說話,就像我用類似基督教的邏輯來說話,會讓他們分不清你是敵是友,攻擊時的力道會減弱。(但當然她們是完全呆掉了,大概純粹是回答不出來吧?哈哈~)
 
Ps.還有,常常會有很多人來跟我說:「其實基督教也滿不錯的啊!有些人也很明理。」結果找給我看的、比較講道理的那些東西,往往發言的是天主教。拜託!這兩個宗教不同,不要以為信上帝的就是同一路的。

 
 

天空為限
天空為限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